铁索连环的功能是什么_三国杀中的铁索连环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一把火就能解决的“铁索连环”战术,为什么却受到诸多将领的推崇

撰文:韩愈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01.

历史非常有趣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看几个极有既视感的奇妙片段 。

208年,三国赤壁之战 ,曹操为了照顾已方不善水战的北方士卒 ,选择将船“首尾相接 ”,结果被孙刘联军火攻一战而下。

1279年,宋元崖山海战 ,宋军一千余艘战舰对战仅有四百艘战舰的元军,宋军指挥官张世杰选择将船只铁索连环,铸成海上堡垒。元军火攻后炮击 ,最终灵活的分散出击,将宋军击败 。

1363年,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水战 ,陈军联结布阵,“望之如山”,朱元璋火攻后取得优势 ,依靠大将的奋勇争先获得胜势 。

1340年,在遥远的欧洲,英法斯鲁伊斯海战 ,法军选择将铁索和缆绳相互连接 ,再用木板搭起来形成海上陆地。英军初战之下被法军新奇的战术打了个措手不及,第二次交手时选择火攻法军,结果一战而下。

铁索连环 ,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这么多海军将领心醉,并且为之付出代价呢?

铁索连环的战术究竟能不能用?

得益于赤壁之战和鄱阳湖水战的高知名度 ,我们大部分人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铁索连环是一个非常愚蠢的举动 。从这两次水战的结果来看,也的确如此,只要对方使用火攻就能轻松获得优势。

但生活经验告诉我 ,外行和内行看问题,有的时候是截然不同的。

我有一个热爱足球的朋友,每逢他所热爱的球队输球 ,他都会痛骂主教练布置的战术“愚蠢之至”,导致明星球员鞠躬尽瘁却无力回天 。

于是我问他,既然主教练如此蠢笨 ,为什么还能成为主教练呢?

顺着这个角度思考 ,那么多海军将领都选择了铁索连环,总不能这么多专业的海军指挥全是草包之类的人物。这是不是能够说明铁索连环虽然臭名昭著,但却有其可取之处呢?

于是我翻开史册 ,寻找证据。

公元1382年,西西里晚祷战争 。后来的海军名将罗杰选择将已方的船只用铁索绑定,随即向法军发起冲锋。突如其来的袭击将法军一方打得有些手忙脚乱 ,但常年训练素养过硬的法军迅速的发起了反击。

当法军的反击结束后,罗杰解除了铁索连环的状态,灵活的分头攻击法军 ,并最终以五百人的伤亡全歼了普罗旺斯舰队 。

此外,公元333年,亚历山大进攻港口提尔 ,由于提尔军队的顽强抵抗,亚历山大始终未能破城。最终,亚历山大下令将船只相互连接 ,随后在其上构筑攻城塔 ,并安装弩炮。选择精锐士兵从攻城塔上直接攻入城池,最终成功攻破提尔 。

铁索连环构筑工事来攻城,从此成为了西方海军攻城的经典战术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攻打阿克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打君士坦丁堡,都采用了如此战术。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之战 ,西晋一方的指挥者是王濬,他一直在巴蜀一地打造舰队,史册记载王濬的舰队是“舟楫之盛 ,自古未有 ”。之后王濬将战舰铁索连环,从长江顺流而下,迅速击溃了东吴舰队 ,将东吴给予厚望的长江天险彻底击溃 。

从这么多战例来看,铁索连环虽然臭名昭著,但却绝非一无是处 ,也曾经发挥出不错的效果。这种战术有利有弊 ,关键还是要选择正确的时机、正确的场合去使用它。

#02.

那么,铁索连环究竟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古代通常情况下的海战情况是什么样的,古代没有威力强大的火器 ,因此通常还是需要撞击后进行接舷战,或者跳帮战,并同时使用弓弩等武器进行压制 。

赤壁之战也并不是黄盖一把火就完事了 ,最终还是要进行接近作战。上述的各个战例,无论是宋元崖山海战 、鄱阳湖水战、英法斯鲁伊斯海战、西西里晚祷战争,也同样如此。

但接近作战并没有那么容易 ,船上作战和马上作战一样,都需要一定的训练 。不识水性的士兵在面对风浪颠簸的时候,往往站立不稳甚至上吐下泻。

铁索连环的第一个用处就在这里 ,减少颠簸,让不识水性的士兵也能在接近战中具有战斗力。

曹操的赤壁之战和法国的斯鲁伊斯海战,曹操和法军都面临着对方士兵训练度远胜已方 ,已方都是一帮水战菜鸟的尴尬局面 。

从斯鲁伊斯海战来看 ,铁索连环确实能有效提高新手水兵的战斗力,在英法初战的时候,法国人居然能凭借这些新兵蛋子和训练有序的英国水手打个不分上下。只是后来遭到火攻 ,才走向了失败。

而曹操就比较倒霉了,直接就遭遇了火攻,迎来了溃败 。

铁索连环的第二个好处 ,能有效的提高舰队冲击力 。王濬破东吴,罗兰进攻普罗旺斯舰队,都采用了这种办法。而且王濬舰队顺流而下 ,浩浩荡荡的冲向东吴舰队。原本东吴舰队可以利用灵活性与王濬周旋一二,但王濬使用铁索连环之后使东吴失去了机动作战的空间,拿下了水战胜利 。

况且 ,水战中如果船只减员严重,就要补充浆手到甲板作战,船只速度就会下降 ,但如果船只相互连接 ,就没有这个顾虑,友军会带着己方船只前进。

总的来说,铁索连环在接近战中是一个利器 ,只是要防备对方的火攻。

那在海战中,到底有没有办法防备对方的火攻呢?

办法当然是有的 。

#03.

宋元崖山之战,宋军铁索连环后就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张世杰将船只连环之后,元军的指挥官张弘范马上发现了这一情况,这位张弘范也是饱读兵书之人 ,他很清楚对方的意图,于是立刻选择了火攻。

但张世杰早有防备,他令人在船只上涂抹了大量的湿泥 ,元军的火箭和投来的火油并不能将宋军船只大规模的点燃。而使用火船接近焚烧,则被宋军提前准备好的长杆顶开,没能接近 。

元军的火攻没能奏效 ,看起来情况是有利于宋军的 ,张世杰是怎么走向失败的呢?

如果张世杰是曹军的指挥官,说不定曹军在如此周密的防备下能够拿下孙刘联军。但今时不同往日,铁索连环最大的弊端就是机动性的削弱 ,面对这一情况,元军选择了“大炮开兮轰他娘 ”。宋军无处躲避,只能被动挨打 。最后军心大散 ,被元军击败。

火炮的兴起改变了海军作战的形态,也宣告了铁索连环的末路,铁索连环的长处在于接近战 ,但火炮兴起之后,接近战的地位就显著的下降了。

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符合当前形势的经典战术,就比如早期水战的接近战 ,还有后来的T形排列火炮战 。随着时代的推移,铁索连环也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是从曾经王濬 、罗兰一东一西嘹亮的冲锋声中 ,还能见到它昔日的辉煌 。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